雅昌艺术网 |艺术家网首页 | 论坛 | 博客 | 艺搜
 
 李泛
 http://lfan.artron.net/
 
  搜索:
 
虔敬记录 艺术表达
 
作者:金俊  发布时间: 2015-11-19 11:24:43
 
 

  他是第一位踏着红地毯走进戛纳电影宫受奖的中国摄影家;第一位在香港FCC(香港国际记者会)举办摄影展的非会员摄影家;第一位在国际新闻摄影(CHIPP)比赛(华赛)中四届获得六个奖项的摄影师;他获得过中国摄影金像奖,全国摄影艺术展金奖,摄影教育“红烛奖”(摄影教育最高个人成就奖)等诸多奖项;他是中华文化遗产抢救影像联盟副主席,是摄影家,是专业评委,还是一位高校副教授;他的作品曾深深打动了马克·吕布。他就是今天的主角——李泛。



  李泛的摄影之路是靠自己摸索出来的,非科班出身的他坦言在自学摄影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崇拜过谁,甚至会有意屏蔽掉某些摄影大师的影响。他选择从他们身上获取精神营养,丰富内心的感知与共鸣,由心生像,走出自己独立的影像风格。长期的自我探索和摄影感悟培养出其高度的美学修养和艺术素养,更包括一颗擅于融入和发现的心。这使得他的人文纪实摄影总能让观者停驻、静观、黙叹、回想。从构图的艺术到思想的深邃,都是融为一体的。


  近十几年来,李泛镜头都对焦在中国西部,作为一个西北摄影师,他热爱并一直关注着西部。西部的人文生存状态和精神信仰无时不刻触动着他,每一次拍摄,他都能深刻地感受到“生命之重”的份量和守望的力量,在物质匮乏的环境里,信仰的支撑在画面里形成强烈的对比,产生无比震撼的视觉冲击力,直抵内心。而在另一个层面,西部和少数民族影像所具有的方言特质与李泛坚持的方言式摄影极为契合。在他看来,地域要识别,语言要识别,文化要识别,才能寻找到差异感,而这种差异感在快速发展、融合的时代很快就会消失。



  1972年,宁夏同心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同心是十几年前李泛某次带学生实习时偶然发现的。这次的发现,让他走进了回族穆斯林这个族群,并持续关注至今。他们在极为恶劣的生态环境下凭着坚定的信念和虔诚的信仰顽强的生存着。静默的画面里,他们张望的眼神与守护的身影都在观者的心里叩击出沉闷的声响。简单的构图里写满了“生存”,看尽了“一辈子”,更充满了信仰下的淡定与从容。李泛被这片土地上的生命力深深感染,用十年的时间,透过镜头为这个族群立传、为时代留存记忆。


  李泛曾说:“我的创作,试图在塑料中追求质感,在快餐中寻找永恒,在浮夸中挖掘内涵。”这也是他一直在尝试寻找中国方言式摄影方式的重要原因。“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体系和艺术的水准,用东方的审美情趣和东方式的影像表达方式,植入我们的思想,表达我们的情感。”经过无数思考与探索,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亘久的文明符号的“纸”成为他探索的突破口。拍摄、纪录西部影像的十年,也是他努力探索作品呈现材质的十年。经过无数类型纸张的试验和无数次的对比与研究,最终他选择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和田桑皮呈现西部影像,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他的《凉山彝家·原象十年》将这种中西、古今两种文明的精彩融合,艺术地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李泛看来,拍物象易,拍心象难;拍美易,拍自我的表达难。“摄影要上升为艺术,必须要提升,要来源于生活,但一定高于生活。”他希望他的西部影像能为后人研究少数民族发展提供资料,让人们还能看到20、21世纪西部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为人类学家,历史学家提供宝贵的影像文本。同时,他也希望这些影像能对美学家提供美学的表达方式。“我还希望它能够成为艺术品,如果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我希望它能够成为经典。”

 
(新闻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