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艺术网 |艺术家网首页 | 论坛 | 博客 | 艺搜
 
 李泛
 http://lfan.artron.net/
 
  搜索:
 
一切为了家族的存续——李泛西部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摄影作品观后
 
作者:黑盾  发布时间: 2015-01-20 15:28:13
 
 

  当这些曾经点击过我的目光,灼伤过我的心灵的照片,重新在留守儿童这个主题下集结的时候,我灵魂深处,再一次被一种叫做捆绑的力量轰炸。我只觉得,有一种从未有过的眩晕与疼痛灾难般地降临,开启了我被遮蔽被钝化的神经,穿越了历史与现实的迷雾。霎那间,一个大大的问号闪现脑际:这些留守儿童,连同他们的爷爷奶奶和娘亲,究竟是为了谁在留守?为何留守?……


 一


  当这个问题“破脑而出”,我突然觉得,这些留守儿童是何等的伟大,他们的幼小肩膀,竟然担起了一个家族存续的重担,承载着一个家族的未来希望。


  那张两个回族孩子站在教室墙壁下的照片,那背后墙壁上分明清晰地写着的集体座右铭:努力,改变家乡;努力,改变命运;努力,环境。那照片中的两个回族孩子的眼神,表情,衣着,以及手中拿着的同步基础训练册;那照片中弥漫的人性悲凉与悲壮,包括梦想或者幻想,还有不服不甘,只要任何心中尚存哪怕只是一点点良知的观看者,都不可能无动于衷。而那些胸怀博爱仁爱情怀的软心肠观看者,一定会被深深地打动,被强烈地感染,被大当量地刺激,被颠覆性地震撼,被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悲悯力量所征服。因为它传递的影像信息密码,唤醒了我们作为人本该拥有的一切原初的可贵的情感,让我们幸运地逃逸了现实的迷雾,看穿了那些沉浸其中,自得狂妄的繁华背后的虚妄。天上、地上的差距,原来在这里,也有着可以丈量的距离,可以衡量的轻重。


  那张光着屁股上课的彝家孩子的照片,那只早已无法支撑两个孩子重量,显然不知修了多少回,依然用其倾斜的姿势坚守者,承载者两个孩子上课的照片。每次观看,都叫人心酸,叫作为成人的我们无限羞愧。我们竟然如此冷酷,如此奢侈,如此无动于衷,如此安享发展的成果。而哪些过着“一支烟一斤油,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坐着一座楼”好日子的官员、大款们,是否早已不配作为人类的一员。孩子亮出的屁股,包含在我们日常陶醉的政绩中吗?包含在我们天天津津乐道的辉煌中吗?包含在我们每每大肆炫耀的亮点中吗?包含在我们的大小报刊,各种媒体时刻喋喋不休的新闻中吗?!……那倾斜的的快要折断的木凳腿,难道至今还不足以警示我们的治理者快快伸出援手,不要沉迷于GDP的逐年飘红吗?教育关系着一代人的命运,更关涉着一个民族的未来。该歇歇了,该认真考虑一下教育的权重了!


  面对那张四个维族孩子站成一列在阳光处弹冬不拉的照片,那画面中强烈对比的光影反差,孩子们各具神态的姿势,阳光下苦涩稚气的忸怩,都叫人失语。我真的无法猜测,那个回族孩子手里拿的是真的冬不拉还是假的冬不拉,也听不到冬不拉的声音,甚或冬不拉传递的旋律与节奏,包括这冬不拉声里承载的忧与乐,悲与喜,爱与恨,以及幽怨与思念的诉说。只是觉得,难受,觉得不舒服,觉得孩子们不该受此“酷刑”,更不敢与城里的孩子比较。因为如果比较,我的精神注定崩溃,注定会沉陷愤懑,会被那些安享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的精英们斥之为不成熟,甚至贴上老愤青的标签。但每一个良知未泯的观看者,此情此景,又怎能悄然绕过,背过身去,学习企鹅好榜样呢?


  那张彝族哥哥背着弟弟或妹妹的照片,那哥哥负重吃力的身体,明亮的眸子,与熟睡的弟弟或妹妹的憨态,那画面背景里似乎在玩耍的孩子们……,还有那个跪在炕上,遥望远处的回族小男孩的照片,阳光撒满他们一身,背上的沉重依然在身。我只记得他的眼神,像一本未打开的小人书,勾起我无限的遐想,给观看者打着辛酸的哑谜。还有那个卷缩在墙角的白彝族女孩,在她明亮清澈的眸子里,我怎么都无法析出快乐的元素,有的只是惋惜与痛惜。而墙上的“十字架”符号似乎最为惹眼,也最易撩拨人的悲悯。难道敬拜“十字架”,就可以摆脱一切人间的苦难,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吗?而那张打着补丁的土房子门帘,那土房子小窗户里向外张望的回族孩子的脸庞,更叫观看者悲从心起。这似乎在暗示一种宿命,暗示这些留守儿童未来的命运——就像这土房子里的孩子一样,只能向外张望,最多只是掀开这张破门帘,走到依然凌乱和一贫如洗的院子里转转。还有一张,就是那张三姊妹藏族孩子的照片,炕上躺着两个在睡觉,另一个孩子分明就是姐姐,在向窗外张望,诉说着一种对亲人的期盼。这是一张令人注目良久的影像世界,一张表达留守儿童内心渴望的影像。我已经无语,我想言说的,照片都已言说。


  二


  坦率地说,在李泛先生这组留守儿童组照里,我再次感受到了他一如既往矢志坚守和追求的价值理想与情怀,看到了他对摄影语言驾驭和把握记忆的更加成熟。作为一个把探索光影世界的奥秘树为人生使命的摄影师,他对摄影技术及其表达艺术的调用,早已进入了一个高端的境界和层面。构图、景深、光线、明暗、对比等等构成摄影语言及其表达的技术性修炼,早已都烂熟于心。他的唯美的摄影理念,更使他的摄影作品别具一格。但我想重复强调的是,李泛摄影作品之所以获得观看者的认同,或者说,他的摄影作品的真正价值,恰恰不在这些技术要素方面。尽管这些要素,对于一张优秀摄影作品来说不可或缺,对于一个优秀的摄影师来说必须具备。但是,这些要素,仅仅只是一种必要的或者重要的要素。以笔者陋见,最为根本的是,他的摄影作品中所内涵的那些人类普世的价值关怀与诉求,诸如对弱势族群的同情与怜悯,对人世间不公行为的见证与软干涉,对自由人道精神自觉不自觉的皈依。因此,他的摄影作品,为人世间见证着苦难却少有令人绝望与悲观的气息。相反,总是给苦难穿上大美的服饰,引人思考,叫人自省,催人投身改变当下弱势群体悲苦命运的行动。因为,他的摄影作品,包含着一种沉静的激情,一种无法轻易遏制的情怀,一种自觉不自觉的社会责任,一种最易被一些摄影者忽视的智慧,也就是对摄影对象价值的预先判断力。


  我想说,比较好的作品能够吸引人观看,好的作品能够叫人回头观看,但真正优秀的作品,则会令人一生也难以释怀。因为它传递的精神,会参与观看者的人生观建构,影响观看者的人生轨迹与命运。难怪当代摄影批评大师苏珊*桑塔格说:“照片把重要性赋予事件,使事件可以记忆。”[1]我虽不敢狂言李泛的摄影作品有着这样的魅力和震撼力,但我显然看见了他的努力,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蠕动。自从十年前与他的大漠*人体摄影作品邂逅,一直以来,我知道他都在人道精神这条大道上自苦自律,艰难跋涉。十年来,他的摄影足迹,一次又一次折叠在西部弱势群体聚集的这块土地上。在这块被外界视为贫瘠、贫困的土地上,他执着地追寻着自己的摄影梦想,履行着一个有良知的摄影师的社会承当。他的摄影作品充满对人世间的苦难关怀,对弱势群体的博爱与同情,但却少有居高临下的张狂与自负。凡是和他一起参与过拍摄活动的影友,无不为他对拍摄对象的尊重所惊讶,无不为他的胸怀所折服。可以想象,在一个过渡竞争的时代,对摄影资源的垄断无不意味着对名声、财富的独霸,但李泛先生似乎没有这样的精明与计较,总是带着一帮志同道合的影友们一起,在他最先发现最先开采的摄影矿藏地上反复掘进与勘探。而且,在他的身边,有一批摄影界的道友聚集,经常相互切磋,互相激励。


  三


  一个优秀的摄影师,一定是一位敢于勇于也善于追求和坚守大道理念与精神愚钝之人,太过聪敏或许意味着目标的漂移,会被被诱惑被浪费。遍览当下背着照相机四处进行影像寻猎的摄影发烧友和追星者,他们之所以少有成就,不是因为他们的装备不够精良,也不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不够聪敏,在笔者看来,只是因为他们的定力不够,缺乏足够的对人类同胞间与生俱来的共生意识的追求。而且,对奇迹与名利的在意太盛太烈。任何一副优秀的摄影作品中,必定渗透着一种叫做生命的功夫。它打动观看者,感动观看者的,肯定不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可以通过培训和讲座传授的技术与技巧。只能是他的大道精神品质,是他的博爱、同情、怜悯、宽容以及有助于增进全人类整体生存生活质量提升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品质。观看吕楠、杨延康,包括李泛的摄影作品,无不让我们时时感受到这种大道精神的力量。也许,每一张照片都是一块碎片,一次瞥视,但它唤醒的可能是我们每个人脑中储存的数以千计万计的摄影图像,可以深化我们的思考,帮助我们调整人生的航向。苏珊*桑塔格说:“一张照片就是一块碎片——一次瞥视。我们累积瞥视、碎片。我脑中都贮存着数以百计的摄影影像,它们随时供我们回忆。所有照片都向往被记忆的状况——即是说,难忘的状况。”[2])是的,所有照片确实都向往被记忆的状况,难忘的状况,但唯有承载着大道情怀与信仰的照片,才可能真正收获被记忆和使观看者难忘的殊荣。一切优秀的摄影作品,注定的宿命就在于开启民智,扞卫公正,消除异化,救助弱者,包括助人为乐,从而启示警示我们,及时杜绝恶行的泛滥,灾难的失控。


  毋庸讳言,在李泛先生这组以留守儿童命名的摄影组照里,我再次发现并感受到了这种大道精神的能量。八幅照片里,固然有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影像密码,也有留守儿童被留守所引发的行为心理,以及生存生活问题的影像密码。但笔者所关注的,不是这些早已被媒体热炒过的问题,也不想探究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林林总总的原因,并不负责任地开些头痛医脚,脚疼治头的坏处方,或者包医百病的安慰剂。我只想问问自己,问问每一观看者,这组留守儿童组照,究竟引发了我们哪些深层的思考?我只想对着苍天提问:留守儿童,包括他们的爷爷奶奶,究竟是在为谁在留守?留守什么?


  显然,他们不是在为祖国在留守,也不是在为国家在留守。他们只能是为了他们的亲人在留守。因为生存的紧逼,他们不会想的那么远,那么崇高。他们是在为一个家族的明天留守,是在为一个家族生命的延续留守,为本家本姓的香火延续在留守,也为一个虚无缥缈的家族兴盛的希望在留守。外出打工父亲母亲的劳作与艰辛他们不懂,外出打工父亲母亲的屈辱与辛酸他们不懂,他们唯一懂得和期盼的就是父亲母亲的归来。这也是他们为一个家族的存续所奉献的全部回报。其实,他们的价值他们不懂,他们的贡献他们不知。他们伟大的作为,只有在他们父母亲一生的愧疚中才能找到。正因为他们的留守,才使外出的父亲母亲拥有了一个可以随时撤退的防线与保障,才有了一个在城市里忍受屈辱,一定熬下去的信念:大不了回老家去!这是一句多么心酸与无奈的精神安慰啊!


  我实在不愿再一次引用伟大思想家爱尔维修的话来陈述自己的观点,但是,除了引用爱尔维修的话,我真的不知,还有什么语言可以代替笔者继续写下去。“在已证明大的报酬造成大的德行、荣誉之贤明的管理是立法家能够用以联结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而形成有德行的公民之最有力的纽带以后,在我想来,我是很正当地由此下结论说某种人民对德行之爱慕或冷淡就是他们的政体不同的结果。”[3]“一个民族的恶行和德行永远都是它的立法之必然结果。”[4]我真的无语、无泪了。孩子们稚嫩的肩膀,何以能承担如此艰巨的重任?他们凭什么要承担如此艰巨的重任。这副重担,本应有我们成人来担负啊!罪孽,深重的罪孽!也不知为什么,当这些曾经零散观看过的照片重新集结在一起的时候,笔者产生了这么多的疑问,激活了笔者脑中这么多的影像?我的眼前,总是浮现起那些打工兄弟们的身影,那些远走他乡谋生者艰辛的背影,那些在装配线上十几个小时重复一个简单动作的农民工的侧影?还有南非索韦托贫民窟里曾经的孩子们奔跑的姿态。


  此时此刻,当代著名伦理学家王海明先生的话不停地浮现在我的脑际:“严格说来,任何一个社会,如果它是公平的、正义的,那么,在这种社会里,只要有一个人不能吃饱、没有享受到人权,那么,任何人,不管他的贡献有多大,便都不应该吃好、不应该享有非基本权利。”[5]“公正确实要求:那些被政府决定的生活条件,应该平等地提供给每个人。”[6]公正的缺失,损害的可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生存生活基础,他关系着一个社会总体治理结构的存废与治乱。差异、差别固然任何社会都存在,但没有道理存在的差异与差别,必须通过制度化的创新去消除。


  留守儿童被留守,被肩负了本该由我们成人社会承担的责任。1000多万留守儿童的问题,这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镜像,这是所有社会治理都无法接受的大忌,也是一代人的悲哀与耻辱。见证它,传播它,就是用小害换大利,就是在用相机尽一个摄影人的良知,就是在“使自己成为人”,就是在寻求此生灵魂的安宁。


  留守儿童成为摄影人的热切关注,无疑是一种反讽,一种嘲弄。因为孩子们,根本无法承担一个家族存续的重担,无法承载一个家族的未来希望。我想,这就是李泛先生西部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摄影组照给予观看者最大的启示与警示。然而,制度性的救助在哪里?留守儿童的话题何时才能淡出我们的视野


  (作者简介:黑盾,原名姚轩鸽,伦理学者,诗人,现兼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陕西省伦理学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等多个学术职务。先后发表伦理学、税收学等学科论文近百篇,各类随笔200余篇。陕西人民出版社陆续推出了学术着作《困惑与观照:伦理文化的现代解读》(30万字,2001年)和《拒绝堕落:中国道德问题现场批判》(60万字,2006年)。2009年9月,西北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三卷本文集《税道苍黄:中国税收治理系统误差现场报告》(106万字),同时合着、参编《经济伦理学》等着三本。2001年,香港天马出版社出版了诗集《醉舟无岸》,200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诗集《暗夜横渡》。)


  2010/7/18于世家星城上岛咖啡屋


  参考资料:


  [1][2]苏珊·桑塔格。苏珊·桑塔格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黄灿然译,2009。130。131。


  [3][4]爱尔维修。精神论[M]。辛垦书店,1928。116。116。


  [5]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十八章社会公正,人权神圣不可侵犯。


  [6]FriedrichA。Hayek:TheConstitutionofLiberty,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8,P。99。

 
(新闻来源:艺术家提供)